农药登记证号:PD20220035 |
登记证持有人:巴斯夫植物保护(江苏)有限公司 |
农药名称:氯氟醚·吡唑酯 |
剂型:悬浮剂 |
毒性:
|
使用技术要求: 1.番茄早疫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连续施药3次;施药时注意喷及叶片正反面及果实,用水量约45公斤/亩。每季作物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5天。2.黄瓜白粉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用水量约45公斤/亩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视发病情况连续施药2—3次;黄瓜靶斑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4天用药1次,用水量约45公斤/亩,视发病情况连续施药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3天。3.西瓜白粉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用水量约45公斤/亩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视发病情况连续施药2—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7天。4.马铃薯早疫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一次用药,用水量约45公斤/亩,间隔7—14天用药1次,视发病情况连续施药2—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14天。5.葡萄炭疽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连续施药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7天。6.苹果树斑点落叶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4天用药1次,连续施药3次;苹果树褐斑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4天用药1次,连续施药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21天。7.香蕉叶斑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视发病情况连续施药2—3次。每季作物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21天。8.柑橘树炭疽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4天用药1次,连续施药3次。每季作物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14天。9.芒果树炭疽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4天用药1次,连续施药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21天。10.桃树褐腐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(桃树谢花后,幼果膨大期)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视发病情况连续用药2—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14天。11.荔枝树炭疽病,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视发病情况连续用药2—3次。每季作物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21天。12.三七黑斑病,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用水量约45公斤/亩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连续用药2次。每季最多施药2次,三七花安全间隔期14天,三七根安全间隔期14天。13.火龙果炭疽病,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连续用药2—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14天。14.樱桃褐斑病,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10—14天用药1次,连续用药2—3次。每季最多施药3次,安全间隔期14天。15.观赏月季黑斑病,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4天用药1次,连续用药2—3次。每季最多用药3次。16.草莓疽病,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用水量约40—60公斤/亩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连续用药2—3次。每季最多用药3次,安全间隔期3天。17.李子树褐斑病,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间隔7—10天用药1次,连续用药2—3次。每季最多用药3次,安全间隔期21天。18.姜炭疽病,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第1次用药,用水量约45—60公斤/亩,间隔7—14天用药1次,连续用药2次。每季最多用药2次,安全间隔期14天。 |
产品性能: 氯氟醚菌唑是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,具有内吸传导性,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。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,施药后在叶片上形成沉降药膜,与蜡质层紧密粘连,穿透到叶片中并在叶肉组织内扩散,兼具预防作用和早期治疗作用。用于防治番茄、黄瓜、西瓜、马铃薯、葡萄、香蕉、芒果树、柑橘树、苹果树、桃和荔枝所登记的防治对象。 |
注意事项: 1.药剂应现用现配,配好的药液应立即使用。2.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、致敏性,对眼睛有刺激性,施药时必须穿戴防护衣及采取相应的皮肤和眼睛保护措施,避免吃东西、饮水、吸烟等,避免吸入有害气体、雾液。施药后用清水及肥皂彻底清洗脸及其他裸露部位并更换衣物。3.农药包装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或自行处理,应及时交回农药经营者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;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,施药后剩余药液不得随意倾倒;水产养殖区、河塘等水体及附近禁用;蚕室和桑园附近禁用。4.FRAC将氯氟醚菌唑划分为甾醇类生物合成抑制剂的脱甲基抑制剂G1(DMI)亚组。将吡唑醚菌酯划分为C3(QoI)亚组。5.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止接触。6.建议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。 |
中毒急救措施: 1.不慎接触皮肤,用清水彻底清洗皮肤表面。2.不慎接触眼睛,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。3.不慎吸入,移至空气流通处并就医。4.不慎误服,立即漱口并大量饮水,并携此标签就医。5.医生使用:对症治疗(去除污物,注意生命体征),无特效解毒剂。 |
储存和运输方法: 1.本品应储存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、防雨处,不可倒置。远离火源、热源。2.置于儿童、无关人员及动物接触不到的地方,并加锁保存。3.勿与食品、饮料、粮食、种子、饲料等同储同运。4.运输过程中要防晒、防雨淋;确保容器不泄漏、不倒塌、不坠落、不损坏。专用车辆运输。 |
质量保证期:3年 |
备注:
|
核准日期:44609 |
重新核准日期:45807 |